弘博聚焦 | 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展览评论
导语
近期,我们的微信推送过博物馆青年沙龙会,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产品:『从一物•一珍•一品』聊起。本期沙龙会的文博爱好者们就“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展览评论”展开了讨论。内容主要以首都博物馆春季大展“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以下简称”五色炫曜“)、“王后·母亲·女将——纪念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以下简称”妇好“)为题,涉及观众如何评论博物馆展览、博物馆人如何评价博物馆展览、如何让展览产生持续性的社会反应等等问题。不同观点的讨论与交锋,不仅对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今后相关人员展览策划及宣传方面的实践也有借鉴意义。
“五色炫曜” vs“ 妇好” 你打几分
围绕“物”的痕迹太明显
海昏侯展整体架构是完整的,工作的缘起、主要工作、墓葬基本情况、主要器物、确定墓主为刘贺等。
但坏在策划时间太仓促,作为考古工作汇报展,研究基础没做完的要在展线上回避,可以出现在“修复利用”后续工作上,作为引申的问题提出来,比如:蒸馏器到底蒸什么?内部结构图没提供是个遗憾 ,对于展品的说明性不强。前期定名“火锅”,后期改为温器依据是什么。都是很好的展示点,没有利用很遗憾。
海昏侯第二部分,黄金太跳跃,基本掩盖了其他器物。其实它后面展柜里和墙上是汉代酎金制度、砝码规范钱币铸造、四铢五铢钱币制等内容,完全应该把顺序调过来,把黄金制品削减掉60%,学术概念就出来了。砝码称量钱与黄金,是西汉多次币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同样的改革在新莽就完全失败,这也是王莽快速倒台的原因,所以不要小看一套砝码,重要性超过那堆金子。
总体讲,这个展因为发掘工作后期媒体的不当介入和发掘方不当的信息引导,造成公众关注度高涨。所以展览围绕“物”的痕迹还是太明显,没有把工作状态展示出来,给人的感觉是工作已经完成,但其实仍有太多未知。(@鞋楦儿)
刘贺希望带来汉代生活、历史信息 而不是土豪面目
刘贺墓展,我还是坚持称刘贺,很多汉王墓都是按墓主姓名称呼。再说,海昏侯有好几位呢,笼统说海昏侯,也有混淆不是。
刘贺墓出土文物展,可以作为“献宝”展的典型。有美化为“公共考古”的。展陈的空间布局,内容结构,展品重点,均无亮点。展览结果也多误导,“金灿灿”的献宝展。挖掘的出一些有艺术感的神兽、当卢、席镇等,但观众似乎关注又不够。
不幸言中:汉废帝刘贺来了,希望不是以土豪的面目出现在今天的博物馆观众眼前,也希望不是给考古工作者授勋的君王,而是作为汉代文明的使者,给我们带来更多真实的汉代历史信息,让人们看到真实的汉代生活。
狂欢之后,应该回归科学研究吧?比着刘胜,刘贺差了好远。看看殉葬之物,除了金币铜钱,很多只是日用品,重要的是简牍。看来,刘贺退隐后,还是很聪明,读书,喝酒,敛财,没有政治野心,所以才能寿终正寝。咱这些搞考古研究的,眼睛只盯着金子和私印,无趣的很。(@Boxue0916)
意愿表达不明显
我给3分。妇好展从策划主旨上讲有创新的,有透物见人的意愿——从一个‘人’的角度解读时代。但意愿表达的不明显。
妇好这个展主题是“王后、母亲、女将”,通过“她”引入时代、生活、故事、葬礼四个章节,其实是对妇好墓考古活动以及殷商生态的解与构。实际完成了「解」,「构」却不十分明显。
每个章节的器物都是一样的构成,礼器、玉器等在四个章节反复出现,对器物组合展示提出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看信息传达效果不很明显,前三个章节貌似分为三个主题,其实说的是一件事。第四章节“葬礼”直接变成类似“考古成果汇报”展的套路,跨越性比较大。从大纲角度,它还不如海昏侯更为明晰。
还有令人费解的信息出现,炎黄世系目前还处于传说状态,不适合国有博物馆拿来做正面描述。盘庚前度原因、妇好肩负生育王储责任等待确定的问题用言之凿凿的肯定方式表达出来,显然是不严谨的。这样的问题首博在去年“一体一脉”展以黄帝、蚩尤大战坂泉来为“京津冀”开篇也出现过。(@鞋楦儿)
我觉得这个展览很多解读都是男性视角,一股脑儿翻出来,有的是因为急切“有很多好看的呀你们以后要常来啊”,有的是不知道吃客口味“都放出来总可以了吧”,有的嘛,“喏,给你们看,看得懂嘛你”(@女人茶)
应该倒过来,因为有封地,纳税,还能征善战,商王倚重得很。(@明阁 )
妇好展,感觉有点先入为主的概念,而不是"启发"。问句太少,陈述太多。(@日翻蚺)
小结
展览坏象之文不对题
我看到的很多展,常设展主线堪忧,不知所谓;缺乏大文化视野,地区本位严重,临展特展,神话贯穿,晒宝居多。也有一些不错的常设,如三星堆,新乡市博牧野华章、河北博物院中山古国、首都博物馆古都北京等。
文不对题、货不对版这事,现在基本是通病了,各地的展都是一个状态,玩儿虚,不老实。当然,妇好重器太多了把问题掩盖了,展线再差,绝大多数人包括业内人,都不会觉得有何不妥。妇好当年发掘工作做得太草率了,把能够在葬制、礼仪、器物组合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能性湮灭了。(@鞋楦儿)
策展建议之展览学会取舍
有个建议,现场观展遇到至少不下四位观众看不懂妇好铭文这俩字是怎么排列的,是否能考虑解释下这个字的造字识读方法。作为一国之后,她享受着丈夫的恩宠,承担着生育王位继承人的重担,她要参与多种宫廷事务,还有自己的封地,要向商王纳贡,看得女权分子要来声讨了。
怎么知道她享受恩宠,说重要就不错,不能替古人抒情,从人的角度解读妇好没问题,可以表现现代人的情感,不能主客颠倒。可以提出问题,让观众自行到达,最好不要由馆方替观众得出结论。当然主要东西实在太多,到后来根本来不及思考展览的意义。
这次北京之行看了三个展,有一个切身体会,展览要会取舍,尤其是舍,主题要简明,否则传播效果不好,微言大义很多人看不出来的,最后再好的策展思路也没用,大家还是看宝贝去。(@蛋黄少爷的妈妈)
理想展览必备
我理想中的博物馆展览:有成果支撑,不围着“重器”转,展览有清晰的概貌,以及细部的深入,对信息进行必要分级,展品表达的、展牌说明的、展板说明的、环境氛围呈现的、多媒体系统展示的,不能依赖于任何单一方式。
建议不要再做类似于单线式的展。多维度梳理素材,以青铜为例,形制、地域、铭文、纹饰就都可以成为策划主线,或者以“簋”、盉、鼎等,不同地域、年代分期、形制,这样的做一期专题,可能更适于知识的传播,如果有一家馆这样做,两个月一种器物,一年下来,相信青铜礼器能梳理个大概,这样也便于观众理解和学习。(@鞋楦儿)
以海昏侯为例,考古队不说铜钱和金子媒体不会知到这个点。如果一开始就从打击盗墓、完整墓葬考古意义、葬式、礼的构成、简牍文献价值、墓主判读线索、漆器......这些方面做好层层递进的宣传策划,那么现在这个展一是可能大不一样,二是对于考古文博事业的促进有几大好处。(@鞋楦儿)
海外经验:日本策展前的宣传
分享一个日本惯常的作法,我们在做正仓院展前半年,就已经跟某电视台敲好档期,拟好内容,然后NHK就会制作一连串""带你去看正仓院"或是"揭密!正仓院密宝"又或是"正仓院巡礼-学艺员的日常"这类的"教育片",一方面是宣传,一方面是教育民众"看展的看点"。
所以策展的广报组,几乎是1年前就开始动,决定展品,(电视台要来参一脚的)。撰稿、录制,然后看收视与来访人数,写反省文。展览前置宣传、考古发现报道在中国是很难的,或者一开始想做大新闻,后来发现根本掌控不了宣传主动权,拍也是给通稿,而且中国的博物馆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计划。某电视台的人完全不专业(文史方面)他们要的是收视率,所以对学艺员来说,是很好的学习。学着怎么"不专业"。怎么铺哏。
感觉中国的展览太丰富、太烟火了。怎么可能在看过一次展览之后,就成为青铜器瓷器的专家?参观者离开之后几乎不会再去探讨相关的议题,观展者回家查书的人几乎为零,这让博物馆处在一个很艰难的立场上。(@日翻蚺)
不同观众形成不同层次展览评论
对于博物馆展览评论,我认为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普通观众和专业观众。
普通观众需要从低到高一点点来,有的观众第一次来时,是普通观众,在这个层次里是建构性参观,即,我对展览一无所知,我需要跟着策展人的思路看一遍,形成对展览的基础的理解,在这个层次下,我没法做出展览评论,因为之前根本不知道。
第二种是解构性参观,我对这个展览有兴趣之后,我有深入研究的意愿,会去查辅助性资料,展览说的到底对不对,把展览解构了,去求证展览知识传达的准确性,这种时候的参观,是带着批判性质的,不喜欢整体来看问题,我可能对这个展览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更有感觉,自我去学习,学习到一定程度,不行,我还要再去看一遍,这叫重构性参观,我这个参观是批判性的,我对策展人的意见并不同意,我觉得他说的不全面,我需要再到展览环境中再看一遍,我才能知道你这部分的内容写的对不对,
第四个层次就是验证层面,比如说,在这三个层次之后,我在和策展人取得交流之后,或者我和其它专家取得了交流,哦,原来是这样,我也许想错了,或许真的是展览说的不对,更深层次的追问,这个展览对不对,这个叫验证层面上的参观,这个是需要在很高的层次上来交流才能实现。
用传统文化的哲学来讲,就是启承转折。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并不能一下子到这个层次,如果用传统的观众分类法,我没看到评论的内容就知道大概在哪个层次,这个可能是解构性参观,还有是重构性参观,都会产生对这个展览不同层次的批判。(@螺旋真理)
专业科学评估机制
关键要有专业科学的评估讨论机制,公开的发布渠道。这样就有逐渐校正的空间,否则只知道展我也策了,看的人也多,自以为达到传播目的了,就很难进步。(@蛋黄少爷的妈妈)
可以像豆瓣学习,做个公众评展榜,10分制,让用户对每个展览进行综合评分,也是一种群众声音。(@Boxue0916)
打分是一个方面,评价还是要落实在文字中。引导一些不知道如何看展览的人些展评,比如,我可能会说,海昏侯展览真好,好多金子啊,亮瞎了我xxx眼。而且这种可能会是主流评论。或者后台推送精品展评。(@Linda)
人的本能大多是气得不行或爱得不行才会主动去评价一个展览,要把展评打分界面“送”到观众面前(手机终端),这是值得琢磨的点。(@女人茶)
有影评号做“影向标”,影评人打分,点评,最后给综合分。可以借鉴。(@柳叶氘)
展评也是需要多元化的,我觉得格式上可以不加限制。(@螺旋真理)
展评这个工作让普通公众来做有点儿不现实,展览评论需要的知识量和门槛较高,普通大众对展览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好、精彩,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展品,看到了表象的精彩的东西,但是对展览评论真正需要评论的内容、方向、角度无法涉及。就好像国博的很多个展览,虽然被业内人士广泛批评,但是你去展厅随便找10个人来问,或者从微博上搜,没有人说不好的,因为他们评论不出来什么,除非像@女人茶所说的“人的本能大多是气得不行或爱得不行才会主动去评价一个展览”。如果要做专业性较高的展览评论,恐怕还是要做成一个面对小圈子的学术讨论的展评自媒体,或者做大量的引导性工作,但是这种引导能真正从公众调查出来的有用的内容待评估。(@Archliu)
博物馆展览在不停地取得轰动效果,围绕展览的活动以及展览结束后的相关工作持续性还不尽如人意,短平快……这跟当今時代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大家求新求奇的心态有关,哪怕是后期有虚拟展,也只是原样复制,做数据保存。大家不停的向前走,却从来不回头。——@小苹果
本文文字由@小苹果整理提供,部分内容有删改